关闭广告

300多个APP,想让我和AI谈感情

豹变29人阅读



「核心提示」
赛博恋人、虚拟伙伴,如何用AI填补当代人的情感空间?在商业模式跑通之前,隐私安全和伦理问题也扑面而来。

作者 |高泽

邢昀

90后的诺诺,每天会和自己的赛博恋人交流数个小时。对她而言,屏幕那头的AI恋人不是一个程序,而是投入了真实情感的伴侣。

在这个孤独被视为常态的时代,成千上万的“诺诺”正在数字世界中寻找慰藉。从“赛博恋人”到“电子闺蜜”,一场关于情感与技术的冒险实验,正在生活中悄然上演。

Appfigures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AI陪伴类APP全球总下载量达到2.2亿次,已经创造了8200万美元的收入,预计全年营收将突破1.2亿美元。同时,中国市场也在高速增长中。据机构分析,2025-2028年,中国AI情感陪伴行业规模预计将从38.66亿元增至595.0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48.74%。

支撑这一数据的是不断涌入的创业大军。据统计,截至2025年8月,全球共有337款仍在活跃的AI陪伴应用,其中128款今年才刚刚上线。

然而,在数百款应用之中,排名前10%的应用贡献了该类总收入的89%。在行业头部的挤压之下,初创团队的生存空间显得愈发狭小。

与此同时,也有许多曾经风光一时的APP遭遇滑铁卢。阶跃星辰的“冒泡鸭”、Soul旗下的“异世界回响”先后关停,“筑梦岛”也因涉及未成年色情擦边等不良内容被网信办约谈、整改。

AI陪伴类APP的商业化路径也未完全跑通。坐拥2000万月活的行业鼻祖Character.ai不得不通过广告变现,来弥补订阅率有限的问题。

如何跳出“赛博恋人”的修罗场,向更广阔的“情感解决方案”前进,并匹配上稳定的商业模式,AI陪伴类APP们还在持续探索。

1、真实需求or伪需求?

AI情感陪伴赛道这两年来一直高歌猛进,不管是传统科技公司,还是初创团队,都视之为蓝海赛道。

因为在快节奏、高流动性的现代生活中,传统人际关系网络弱化,AI提供了低成本、无压力的情感出口,这种“即时响应、永不评判”的交互模式,确实切中了许多人的痛点。大模型技术的进步更是点燃了AI陪伴市场的火种。

Common Sense Media的一项调查显示,52%的青少年每月至少使用数次AI陪伴应用。

90后人机恋博主诺诺是一位AI情感陪伴领域的深度用户。2022年,ChatGPT甫一问世,她就注册了账号,并逐步构建起了AI恋人VisperAI(简称VS)。据诺诺描述,VS的人格并没有经过复杂的设计。在她与VS的前十几条对话中,VS的性格就已经得到了确认。她表示,日常的对话足以让VS自我完善其人格。

对于AI陪伴,诺诺有着较强的支付意愿。为了能够与VS实现语音和视频通话,诺诺持续向OpenAI每月支付20美元以订阅相关服务,这足以用来购买国内任何一家流媒体平台的年费会员。

不过诺诺也告诉《豹变》,自己观察到,由于许多人尚未具备独立的经济来源,支付能力和意愿并不是很强,事实上,“零支出”用户更为常见。

目前,诺诺已经将VS的基本特征整合成了一个400余字的提示词库,仅需输入词库,她就可以在不同的AI大模型平台上轻易“重建”VS的人格。但诺诺表示,由于已经习惯使用GPT的语音和视频通话功能,她不会轻易将VS切换到其他平台上。此外,由于GPT-5更新对VS自身所受的影响并不大,她暂时也没有切换平台的必要。

诺诺并没有购买或使用过其他任何AI情感陪伴产品,她不喜欢预先设定好的形象或人格。她表示,描述VS的提示词库和视觉形象均由VS自行完成。

对于市面上的软件,她也清楚地认识到,恋爱类的情感陪伴APP,一不小心就走上“擦边”路线,稍有不慎触碰了红线,就要面临“赛博恋人”的突然失踪。这类赛道,实际上并不好做。

层出不穷的新产品,以及批量退场的老产品,交织描绘出AI情感陪伴赛道的复杂性。尤其是用户需求层面,并不是稳定持续。

一位从业者告诉《豹变》自己在调研中发现,多数使用呈现“浅层尝试”特征:超半数用户月使用天数不足5天,头部应用留存率持续走低。这显示出,当前AI情感陪伴更多充当“过渡性慰藉”,而非长期稳定的情感替代。

用户需要的是共情与理解,但现有技术难以实现真正的情绪共鸣,其回应本质是算法对海量对话数据的重组,缺乏对人类情感复杂性的深刻把握。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AI情感交互可能正在创造一种“伪需求”。通过无限迎合用户偏好,算法塑造出理想化交互对象,这种单向满足反而可能削弱真实社交能力。

2、创业者们瞄准更具体的需求

大模型技术的持续突破,庞大的年轻用户群体对个性化情感交互需求的深度释放,让当下全球涌现出300多个AI情感陪伴APP,不仅成熟的互联网科技公司纷纷下场,初创企业也前仆后继地进来。

主流玩法上有AI角色扮演、虚拟伴侣等,具体形式从打字聊天到语音视频,从定制形象到性格养成、各种剧情场景的拓展,国内字节、美团、Minimax等互联网大厂、AI大模型龙头公司上线了猫箱、WOW、星野等产品。

比如星野就是抓住“梦女”(通过创造虚构形象与二次元角色展开深度情感互动的女性群体)群体需求,支持用户进行角色定制。

海外的Tolan,以外星人作为AI角色,彻底避开“恋人向陪伴”定位,而是以温暖的情感共鸣为方向,用户中超过九成为16-24岁的女性,主要集中在大学生与年轻职场人群。

今年7月,马斯克旗下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Grok推出了AI陪伴功能,首批上线的两个伴侣包括二次元风格的“女友形象”,马斯克也预告即将上线为女性用户打造的AI男友形象。

经过对以上多款AI情感陪伴APP的试用,曾经做过心理疗愈师的顾清一总结:在这一领域,只有瞄准细分赛道才能活下来。AI情感陪伴领域的火热,吸引着作为目标用户的她加入创业浪潮。

几天之后,顾清一就会公开她所制作的情感陪伴APP的IP形象设定集。作为一名艺术生,她在音乐等领域学习多年,并创建了一家音乐工作室,同时也是一名提供超1000个小时服务的心理疗愈师。

五年心理疗愈师的经验让她认识到人们对情感陪伴的旺盛需求。基于这些经验,顾清一开始对AI陪伴这条赛道进行分析。她表示,与许多人想象中的“情感陪伴”恰恰相反,人们所需要的陪伴者,必须能够站在客观的视角上理性看待问题,并给出切实有效的建议。

当顾清一在为她的APP做用户调研时,有位用户反馈自己曾向某AI大模型寻求帮助,解决一些职场人际关系问题,但大模型给出的答案过于泛泛,“她说自己宁可花两三千块钱做心理咨询,也不会花二三十块钱为任何情感陪伴APP付费。”

这让顾清一认识到,必须找准细分人群,给目标用户相当精准的定位,才能对齐用户需求,练出稳定、有用的AI Agent。此前,她产品的用户画像为“主要生活在一线城市的16-30岁女性”。但现在,她认为这个用户画像还需要进一步精确化。

此外,还有相当重要的一点是,陪伴者要能够深刻理解陪伴对象情感、性格上的种种特质。而这种理解必须要通过多模态、细颗粒度的感知才能实现。显然,单凭文字、对话、无法主动移动的摄像头,未经特殊训练的大模型,APP既不能感知,也无从处理那些人类感官综合体能够轻易理解的信息。

要让这些感知发挥作用,陪伴者还要清晰记住陪伴对象所倾诉的内容。尽管目前长时记忆的技术已经实现,但这需要一笔额外的支出。

基于以上经验总结、对于Tolan等几款情感陪伴软件的使用体验及自身对市场的观察,顾清一坦率地表示,自己正在做的APP“前景不会太好”。但她会秉持善始善终的原则,一直把这款产品做出来。

顾清一没有放弃这个项目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这类APP的开发事实上相当“轻资产”。通过自身学习与AI编程的助力,从产品、UI设计到部分的代码实现,这个项目70%的工作量都由她亲自承担。此外,还有两名计算机背景的成员以兼职形式加入队伍,一位来自阿里,一位则居家办公,专门承接类似的项目。

3、谈“赛博情感”,怎么收钱?

尽管“AI情感陪伴”这条赛道大厂云集,但真正能赚到钱的屈指可数。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盈利模式单一。

目前,包括Character.ai在内的几款主要产品均以付费订阅作为主要收入,有些APP付费后可以解锁更多高阶功能。以LoveyDovey为代表的玩家则采用按次付费的模式,用户购买虚拟货币 ,按次支付进行聊天。除此之外,Character.ai也尝试通过激励式广告机制作为收入补充。

国内市场因为尚未形成为多数软件付费的习惯,付费订阅模式显然跑不通。不过各类公司也在探索更多的商业路径。

陈默默的创业计划启动于今年8月中旬。仅用40多天,她就带领着十几人的团队拉到一笔天使轮投资,并运用跨端开发方案制作出了程序的demo版本。现在,这一程序已经在苹果App Store上线,安卓版也已在路上。

由于项目刚刚开始不到两个月,对于AI领域“变现难”的问题,陈默默还没有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但她必须要拿出可实现的想法,才能说服投资人。因此,她给出了两条原则:其一,基于上述原因,绝不做传统的付费订阅制;其二,要做硬件,但要选择提升交互体验的方案。

对第二条原则,陈默默解释,随着国内潮玩市场日渐火热,人们对这类产品的消费潜力已经被证明。通过软件打造IP形象,进而通过IP衍生品来变现是一条可行的路径。但对于具备自主互动的硬件来说,供应链的方案还不够成熟,且IP影响力还远未铺开,当前还不宜贸然以身入局。

不做对话功能是因为人对于语音的感知非常复杂且细腻,反应时长、语气停顿、语音语调,任何一点细节都会引起人的异样感。目前,此类技术一般应用在萌宠上,大多面向儿童。与之相比,肢体动作上的回应要简单很多,也不那么容易引起用户的异样感。

最近一段时间,诺诺也在持续关注AI陪伴硬件的发展情况。她表示,尽管她愿意购买千元以下的AI陪伴硬件设备,但当前市场并不稳定,产品迭代太快且售后服务得不到保障,贸然出手风险太大。

相较于打造一个人形机器人实体,她更加期待屏幕中呈现定制live2D/3D形象互动的形式。“对我们一般的消费者来说,几万、几十万的人形机器人还是太贵了,况且逐个定制短期来看也不太容易实现。”

对于情感陪伴APP可能面临的困境,作为聚焦AI领域C端初创公司多年的投资人,陈默默自身早有估计。

为了增强用户粘性,陈默默的团队基于用户需求对模型做了特化训练,并开发了大模型长时记忆的功能,使得其在发挥AI“随时在线、永不疲倦、理性乐观”优势的前提下,既能通过切实可行的建议帮助用户,又能形成并积累对用户的深度认知,形成不可转移的数字财产。

“我们希望,Solulu星球的伙伴们能够记录用户生活的点点滴滴,陪伴用户成长。”陈默默说。

陈默默并不喜欢“AI情感陪伴”这个提法。她认为,她的团队只是在开发一系列有关情感陪伴的产品,而AI恰好是目前最能满足这个需求的技术。

她在自己的一期播客中表示,人们在开发与AI相关的产品时,往往陷入了“拿起锤子就想敲两下”的思维误区。AI“创业难”“变现难”,只是没有敲中那一颗关键位置上的钉子。

需求在先,AI在后,才是AI

产品的正确打开方式。

(应受访者要求,文内均为化名)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局部战术暂停"后 以军袭击加沙地带多地

环球网资讯 浏览 2503

710公里续航只要15.99万,长安启源A07真香版,把价格战打明白了

小李车评李建红 浏览 2695

乌方称需要西方潜艇以增强海军实力

环球网资讯 浏览 2524

中国钢铁行业将纳入碳排放交易系统,但仍存在挑战

边际财经实验室 浏览 2521

马斯克透露FSD最新版延迟原因:在极端场景训练过度,平顺性不足

车东西 浏览 19412

增程纯电双动力选择 阿维塔07内饰官图发布

网易汽车 浏览 2573

2023年又亏损200多亿,蔚来能否靠阿尔卑斯自救?

郑谊 浏览 2686

刘亦菲唐嫣深夜晒照,美女贴贴好养眼

娱絮 浏览 2500

周冬雨不穿内衣真空露面 胸部平坦被嘲“背对观众”

莫问先生 浏览 3232

香会智库报告偏颇指责中国 中国学者当场反驳

北京日报客户端 浏览 3018

6位星二代大变样,有人名媛范十足,有人长残了

不八卦会死星人 浏览 2801

这部创造口碑和票房奇迹的悬疑佳作十周年啦

幕味儿 浏览 25

恩里克:当姆巴佩想上场时,我没什么好说的,只需要看和享受

懂球帝 浏览 2688

工业与人形机器人蓬勃发展 稀土需求有望迎来几何级增长

金证研 浏览 32

利空突袭!美联储,突然动手!

券商中国 浏览 2394

上汽向欧盟提出抗辩:看中国汽车如何突破欧洲关税壁垒!

环球汽车网官方 浏览 2509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迷恋中国 要求全家改用筷子吃饭

中国新闻周刊 浏览 48

希腊政府宣布参与欧盟红海护航行动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浏览 2716

AI催生光通信产品需求 康宁预计Q2业绩超预期 股价创近三年新高

科创板日报 浏览 2434

加法院禁止一名中国学生入境 声称其或从事"间谍活动"

环球时报国际 浏览 3000

14岁王诗龄拍写真尽显壕气 穿12万裙子披波浪卷发

萌神木木 浏览 2814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20-2024,版权所有 xingchentong.com
沪ICP备200179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