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张朝阳缅怀杨振宁:他是大神 在物理学家中排第一

极目新闻25人阅读

极目新闻记者 陈洋洋

据新华社消息,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10月18日下午,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发视频怀念杨振宁先生。

视频当中,张朝阳表示,杨振宁先生对于物理出身的人来说几乎是神,自己小时候就受到榜样的激励,确定了要做物理(的决心)。随后,张朝阳谈到杨振宁的研究发现,这种对数学之美的追求,以及思维的勇敢性特别令人钦佩。如果要给几个物理学家排行榜的话,他认为杨振宁第一,费曼第二,霍金第三。

张朝阳说道:“我们做物理的、学物理的,因为能跟杨先生同一个地点、同一个时代存在,而感到非常荣幸。尽管我后来没有继续去研究物理,但是我也会在物理教育领域能够把您的事业继续下去。”


张朝阳发视频怀念杨振宁先生 视频截图

据了解,该视频系张朝阳在《科学大家杨振宁百岁华诞》节目中的讲话。张朝阳发布视频以此来怀念杨振宁先生。

(来源:极目新闻)

延伸阅读:

在10月18日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杨振宁逝世当日,杨振宁的友人王征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表示,杨振宁的一生,可以称得上是科学智慧与人文精神交相辉映的史诗,极少有遗憾,“然而,他其实还是有一个遗憾,那就是没能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奖,如果二度获得诺奖,将是以中国公民的身份获得,2021年,诺贝尔奖委员会专门向他索要了杨-米尔斯理论的资料,可以说,与第二次获得诺奖已经很近了,但最后依然失之交臂。”

王征曾担任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是杨振宁先生的朋友。王征认为,杨振宁先生在物理学上的成就,远不止于为他赢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宇称不守恒”发现。真正奠定其科学史地位、并持续产生深远影响的,是他与罗伯特·米尔斯(Robert Mills)于1954年共同提出的杨-米尔斯理论,这一理论无疑极具获得诺奖的资格, 2021年,诺贝尔奖委员会专门向杨振宁索要了杨-米尔斯理论的资料。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奖现场

“我有一次曾经问先生,诺贝尔奖是不是不可以第二次获得?他淡然地回答说:没有这个规定,只是他们还没给我。”王征对澎湃新闻回忆说,杨振宁先生当时回答时有着充分的自信,然而却又有着一种低调与豁达。

事实上,获得过两项诺贝尔奖的有居里夫人(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美国物理学家巴丁(1956年、197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美国化学家鲍林(1954年诺贝尔化学奖、1962年诺贝尔和平奖)、英国生物化学家桑格(1958年、1980年诺贝尔化学奖)。

“ 2021年,诺贝尔奖委员会专门向他索要了杨-米尔斯理论的资料,朋友之间听闻这一消息都非常激动,十分期待先生再次获奖,然而,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奖颁布后并没有他的名字,去年、今年依然没有,与他过从亲密的朋友都难掩失望,不过,翁帆却比较淡泊。其实如果杨振宁先生第二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与第一次的意义是不同的,第一次获奖时他其实也是中国籍,后加入美国国籍,十多年前年他放弃美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如果第二次获奖,那么,他将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获得诺贝尔物理奖。老人家当时已近百岁,错过了,无疑是十分遗憾的。”王征说。



杨振宁与米尔斯关于“非阿贝尔规范场”的论文局部



1999年杨振宁与米尔斯于石溪

事实上,尽管“杨-米尔斯理论”本身因其基础性和开创性一直被学界认为具备再次荣获诺贝尔奖的潜力,虽然不无遗憾,但杨振宁先生本人常以“宁拙毋巧,宁朴毋华”自勉,这种脚踏实地、追求本质的治学精神,正是他取得如此卓越成就的内心驱动力。他曾表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通过科学成就“帮助改变了中国人自己觉得不如人的心理作用”。



1957年杨振宁自瑞典国王手中接受诺贝尔奖章

回忆与杨振宁的交往,王征对澎湃新闻说,老人家是一位真正的爱国者,“甚至可以说是一位强烈的民族主义者。”

“他曾经和我回忆,中国第一次原子弹爆炸成功时,当时他正在美国的一个酒会上,听闻消息马上中断酒会,走到洗手间——因为他当时太激动而泪流满面,直到平复后才走出洗手间。”王征说。

杨振宁先生的爱国情怀,并非流于表面的口号,而是一种融入血脉、付诸行动的生命选择。他的爱国主义体现在关键时刻的勇敢担当、数十年的坚持不懈以及对祖国科学教育事业的全情投入。

在1971年,中美关系尚未解冻,冷战阴云依然浓重之时,杨振宁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返回新中国的旅程,成为首位回国访问的美籍华裔知名学者,同样在1971年,杨振宁先生积极投身于海外华人争取钓鱼岛主权的“保钓运动”,他穿梭于美国各大高校进行演讲,以所见新中国不屈不挠之精神激励了一批热血青年立下报国之念。更为重要的是,同年10月,他在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上作证,从历史、地理和现实的角度,包括出示物证,义正词严地阐述了钓鱼岛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事实。



杨振宁先生与陈省身先生

“当时有两位科学家成为保钓运动的精神领袖,一位是被誉为数学家陈省身先生,他发起了致尼克松及国会议员的公开信,得到了600多位华裔学者及2000多名中国留学生的响应,另一位就是杨振宁先生,他与三名教授以及盛毓真到美国会作证,出示慈禧将钓鱼岛赐予盛宣怀的诏书,证明美交予日本的是该岛‘治权’(Executive),而非‘主权’(Sovereignty),不久华裔参议员邝友良再次在国会听证会上就此作证。两次听证会后,美国政府宣布在该岛主权问题上持中立态度。”王征说。



中国钓鱼岛

“他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立场清晰,而且,对于科技的发展有着清晰的判断和认识,如当年有关方面准备投入巨资进行大型强子对撞机试验,他建议把资金花在发展芯片产业上,后来有关方面听取了他的建议,现在看,多么有远见!”



王征与杨振宁(右)在其家中畅谈

“最后一次见他是去年在北京,他的身体非常好,他的长寿之道其实也很平常,平时也不怎么运动,就是散散步。90多岁在香港还开车,因为他认为翁帆缺少方向感,而且,他是美国派头,走路也不要人扶,不要人陪,一百岁时有一次一个人上洗手间,回来时轻描淡写地说摔了一跤,其实那一次摔跤,对他后来的身体影响还是有的。”王征说。

杨振宁先生在书法方面有着雅好,并能写一手工整的楷书。在杨振宁102岁生日庆典上,杨振宁与翁帆曾挥毫签名,当时在一边的王征记录下了这对著名的夫妻挥毫签名的瞬间。今年杨振宁103岁生日庆典上,身在海外的王征专门创作书法作口《仁者寿》赠杨振宁先生,并被展出在庆典现场。



杨振宁103岁生日庆典现场



王征书赠杨振宁先生103岁生日的书法《仁者寿》

王征说,杨振宁先生以他103年的生命历程,真正地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

这位矗立在20世纪理论物理学之巅的巨人,不仅以其科学思想重塑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知,更以其跨越世纪的赤子情怀,展现了一位科学家对祖国深沉的眷恋与责任。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追觅进入剃须刀市场推出首款产品“小胶囊S7 Pro”

IT之家 浏览 40

雷恩vs欧塞尔:恩博洛、塞科-福法纳首发,西纳约科、易卜拉欣-奥斯曼出战

懂球帝 浏览 19

东体:地区超重塑观众的心理认同,足协应让草根和职业贯通

懂球帝 浏览 35

陕西新郎结婚当天跳河身亡 母亲首度发声透露原因

封面新闻 浏览 36

这才是早春值得照搬的穿衣技巧,简约又高级,奔四女人穿出气质美

Yuki时尚酱 浏览 2851

韩军称朝鲜士兵越过军事分界线 韩方警告射击

界面新闻 浏览 2540

美国禁令反噬!中国断供培育钻石,半导体巨头:完了,要停产!

木禾投研 浏览 21

丰田效仿特斯拉,向其它电动汽车开放雷克萨斯充电站

IT之家 浏览 16478

科幻小说场景走进现实!中国脑机接口发展提速

第一财经资讯 浏览 19857

乌克兰指责俄军轰炸儿童医院 俄方:防空导弹坠落所致

观察者网 浏览 2892

一加 15 / Ace6“双舰齐发”,新机发布定档 10 月 17 日

IT之家 浏览 27

2026手帐来了,因为它我实现了好多心愿

黎贝卡的异想世界 浏览 26

泽连斯基向特朗普展示俄境内潜在打击目标地图

环球网资讯 浏览 22

丁威迪考虑去海外联赛淘金 拜仁和奥林匹亚科斯成为热门候选

仰卧撑FTUer 浏览 0

新能源汽车争晒“中考”成绩单:多数车企年度目标达成率不足40%,比亚迪接近一半

华夏时报 浏览 17129

如果 AI 有意识,一定会为自己的审美感到羞愧

果壳 浏览 16230

杜兰特战旧主不手软:时隔9天再砍30+ 赛后拥抱篮网前队友超暖心

颜小白的篮球梦 浏览 2755

夏季穿搭显腿长秘籍:三大法则轻松掌握

Yuki时尚酱 浏览 2449

太阳轻取篮网:三巨头67分 杜兰特获暖心致敬前队友赛后排队拥抱

厝边人侃体育 浏览 2735

中信建投:多城放松楼市限政 其他一线城市有望跟进

观点机构 浏览 2654

2023年,又有这么多新品牌诞生,但它们不再属于新势力

电车通 浏览 15697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20-2024,版权所有 xingchentong.com
沪ICP备200179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