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竞速IPO的背后:智驾江湖,谁还能留在牌桌上?

汽车公社2144人阅读

被传已久的Momenta赴美上市,本周终于有了阶段性进展。证监会网站显示,Momenta Global Limited(梦腾智驾环球有限公司)通过境内运营实体魔门塔(苏州)科技有限公司提交的境外发行上市备案材料,获证监会收悉。

证监会的信息,坐实了此前Momenta赴美IPO的消息,不过,最终能否上市成功,还需要一定的流程。备案书通知,Momenta此次拟发行不超过6335.29万股普通股,敲钟目标,是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或纽约证券交易所。



Momenta 此次冲刺IPO,颇有些“逆风上市”的味道。

去年3月,路透社就报道Momenta考虑登陆香港或美国股市,筹集金额可至多10亿美元。今年5月,业界再传该公司紧锣密鼓准备赴美IPO,但募资目标已下滑至2亿至3亿美元。

今年5月,Momenta 再次被传出已经秘密启动在美国进行首次公开募股程序,只不过募资金额缩水至2亿至3亿美元。Momenta的现状,是一面镜子,折射出独立智驾公司内卷求生的艰难现实。

不过,至少现阶段看,这些头部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商是幸运的,过程曲折,但依旧能赶上IPO,在激烈的市场环境里又多了一条出路。当自动驾驶进入量产落地的新阶段,市场格局初步形成,身处二线的方案提供商,日子只会越来越难。



“扎堆上市”的背后

不止一家投资机构告诉《汽车公社》与《C次元》,今年智驾赛道已吸引不了资本热钱了,大家都在转战具身智能或大模型,自动驾驶彻底遇冷了。“留在牌桌”,成了智驾赛道玩家最现实的问题。

IT桔子此前也曾统计,2023年国内自动驾驶相关融资事件为67起,和2022相比少了59起,较2021年更是少了94起。从融资规模上看,2023年投融资规模为232亿元,同比缩减80%。

这样的大环境下,已经做到细分领域头部的“独角兽”们,纷纷挤破脑袋扎堆IPO。

以Momenta为例,从2021年11月拿到C+轮5亿美元融资后,这家公司一直没有融资进账。当自我造血能力还没有实现,一级市场遇冷,上市续命,抢占时间窗口,成了唯一出路。

今年以来,不少智驾领域的头部公司排队进行IPO。最早是自动驾驶激光雷达解决方案商速腾参数图片)聚创港交所上市,募资金额高达10.59亿港元,成为第一季度港股募资最高的IPO公司。最近的5月27日,佑驾创新也在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启动IPO进程。



实际上,和速腾聚创一样,绝大部分公司都把目标聚焦在港股,只有Momenta、图达通(Seyond)和文远知行等少数玩家走美股路线。

毕竟,进入美股,意味着技术与数据等核心资产的跨境流通审查,以及中美关系不确定下,大洋彼岸对中国上市科技公司的监管。

自动驾驶芯片公司黑芝麻和地平线,是冲刺美股的典型。和Momenta一样,黑芝麻最新融资也是停留在2022年,此后在一级市场一直没有获得新融资,面对自动驾驶的“烧钱”巨坑,IPO是补给“弹药”的最佳选择。

在自动驾驶的大赛道上,无论是Momenta、知行科技这样的解决方案提供商,还是文远知行这样的Robotaxi服务商,或是黑芝麻这一类芯片供应商,这一轮的IPO小浪潮,都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高度渴求资金。

这些企业,虽然已经做到了细分市场头部,但依旧为亏损头疼。智能驾驶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无论是技术人才和研发投入,成本极高,创新企业普遍存在亏损难题。

地平线2021年至2023年连续亏损,总额超175亿元;佑驾创新囿于研发和销售成本,过去三年累计亏损5.64亿元;黑芝麻过去三年净亏损分别为23.57亿元、27.54亿元、48.55亿元,累计高达近100亿元。

地平线创始人余凯博士也曾坦言,盈亏平衡对于地平线这样的公司极为重要,但公司现阶段距离盈亏平衡还有距离。佑驾创新也在招股书中预警称,基于目前的实际情况,公司还无法保证未来能够实现盈利。



二是,客户集中程度高。

知行科技此前的招股书里披露,2020年、2021年、2022年,该公司来自吉利的收入占比分别为0%、53.0%和96.4%,数据显示,2023年的占比也高于96%;其中,该公司为极氪提供自动驾驶域控制器解决方案,其收入占比也已经高达95%以上。

地平线招股书也显示,其业务现阶段依赖大客户,2021、2022和2023年,公司来自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比分别为的60%、53%及68%,而同期内最大客户贡献的收入占比已经高达24%、16%及40%。

腰部企业生死挣扎

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在智驾赛道被逐渐放大。即使是走到头部的“独角兽”,上市也并不意味着上岸,那些二线智驾企业的日子,今年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特别是热火朝天的投资突然踩下油门,部分夹缝中生存的腰部公司,冻土之下,可能永远也等不到积雪融化。

现实之一,是内卷严重。

从今年北京车展可以看出,无论是昔日强调L4业务的公司,还是走L2方案的玩家,当下都不约而同地进入L2++这个细分领域。这意味着,大部分竞争者,方向相同,方案相似,且核心竞争力也日渐趋同。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整车厂自己有L2++业务,华为这样的科技公司也有,独立的第三方智驾公司,一面承受着整车厂的价格焦虑,一面承担着高昂的成本压力,资金和研发都经历现实的拷打。



现实之二,是利益博弈。

对于独立的智驾公司,把我行业方向固然重要,但和整车厂的紧密合作、建立信任,其实是冰山下面不为人知的另一道难题。

我们能看到,无论是业界论坛,或是发布会演讲,越累越多的智驾高管把Tier 0.5挂在嘴边。不过,Tier 0.5并不是简单的供需关系,它还涉及整套的系统能力,而被大部分人忽略的是,供应商与主机厂之间如何平衡利益的博弈,最终促成深度信任的合作模式。

行业内卷,主机厂的话语权越来越大,独立智驾公司拿到定点已不是新闻,因为聪明的整车厂往往抛出多个定点“橄榄枝”,最后能量产上车的,才有可能是赢家。



现实之三,是畸形的价格战。

博世中国总裁徐大全曾呼吁,很多车企客户提出降价要求,甚至有的说“你不答应,我们就不付款”,很多是不合理的行业现象。博世集团董事会成员马库斯·海恩也表态说,站在各自的立场,他很理解客户们(车企)的竞争压力——

“但有时候,不能做过头。”

在畸形的竞争下,所有玩家不得不卷入价格旋涡,接受被整车厂“压榨”的现实。那些前几年融资充足、手里多个定点与量产的头部智驾公司,可以撑到IPO,寻找新的资金渠道,但那些现金流本就紧张、又不得不走“极致性价比”路线的腰部玩家,现状并不乐观。



前段时间,不少友媒对禾多科技的现状做了深入剖析,这家公司过去半年经历的一切,可以视为二线智驾玩家现实遭遇的一个缩影。

裁撤员工、剥离业务、寻求收购,前几年融资顺利的腰部智驾公司,现阶段纷纷抢着寻找救生圈。新一轮的端到端智驾大战,资金门槛更高,研发难度越大,能留在牌桌上的玩家,恐怕也越来越少。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最猛跑赢5.5个点!怎么做到的?

中国基金报 浏览 2197

“叛逆”的宗馥莉,走出了一条和宗庆后“相反”的路

中访网 浏览 2289

净利持续下行,却不妨碍高管领高薪,友邦人寿在下一盘什么棋?

Daily每日财报 浏览 2181

泽连斯基暗示中国破坏和平峰会 外交部回应

环球网 浏览 2199

49岁林志颖现身饼店引关注,远看近看两种状态

缘木不求娱 浏览 2439

英伟达或将面临法国反垄断指控

第一财经资讯 浏览 15805

奥迪打响降价“第一枪”!最高降11万,标配2.0T动力,家用真值了

汽车降价盘点 浏览 2333

微妙变化,正悄悄来临

小白读财经 浏览 2153

余承东首次直播忙着给智界问界带货,称华为智驾体验优于特斯拉

界面新闻 浏览 15385

夏天最美的4个颜色,这样穿高级又时髦!

LinkFashion 浏览 2165

汇福粮油回应卸完煤油直接装食用油:油罐车不是我们的

中新经纬 浏览 2179

意媒:尤文今夏尝试签下格林伍德,若与莫塔携手可相得益彰

懂球帝 浏览 2230

厉害了,宝马还在为60年前的老车生产零件

MOTO 浏览 2410

低能耗+大空间,奇瑞风云A8正式上市

天天汽车 浏览 2367

小S大女儿Elly上杂志,照片风格比小S夸张,Elly很会摆POSS

素素娱乐 浏览 2259

新能源车被困海南?深蓝汽车发出紧急通知,车主放心“弃车回家”

小李车评李建红 浏览 2369

长江证券:求解,新年经济

网易财经 浏览 2300

乌武装部队总司令称乌军已由进攻转向防御

央视新闻客户端 浏览 2383

今年过年,这5个变美法则让你越来越好看!

LinkFashion 浏览 2316

第8代宝马5系风格切换 是冒险还是自信?

网易汽车 浏览 2174

携手华为,“黑马”深蓝的下一程

网易汽车 浏览 2115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20-2024,版权所有 xingchentong.com
沪ICP备200179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