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死磕影像十一年:vivo探索另一种可能

远川研究所27人阅读



今年的新品发布会,苹果一改多年的高冷姿态,在参数规格上全面看齐安卓阵营。

从120Hz的屏幕刷新率到首次“破5”的电池容量,似乎都是市场格局变动之下,苹果对自身短板的应激反应。在各家旗舰机型集中亮相的三季度,苹果似乎也感受到了市场的压力。

不久前vivo X300系列发布,自研影像芯片V3+与天玑9500的深度融合,4K 60帧电影人像视频与4K 120帧杜比HDR录制,又把移动影像的竞争推向了新的维度。


vivo X300系列发布会

哪里有压力,哪里就有创新。各大品牌技术家底纷纷亮相,大背景依然是手机市场增长停滞的趋势。2024年,国内手机市场销量同比仅仅增长了1.5%。

在消费电子领域,越是个位数波动市场,越有可能诞生剧烈的变化。新的市场格局,正在暗流中重新酝酿。

死磕影像

X300系列既是vivo成立三十周年的诚意之作,也是vivo在移动影像领域高强度投入的阶段性成果。

2019年,vivo确定了公司的四大长赛道:设计、影像、系统、性能,并由不同的产品线承接。其中,定位高端产品线的X系列接过了影像旗舰的重任,也是vivo经营战略和品牌构建的压舱石。

这项战略确立的大背景是手机市场规模的整体饱和。2017年市场大盘首次下滑后,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进入停滞,竞争重心从增量市场的获取转向存量市场的争夺。

在零和博弈的同时,手机品牌对用户性的“维护成本”也在提高。

从2010年算起,大部分消费者都拥有过五台左右的智能手机,对产品的需求和预期大多非常明确。这种情况下,消费者的粘性与忠诚度至关重要,产品不仅要做到参数的出色,还需要差异化的体验与形象。

“差异化”这个语境下,留给手机品牌的是两个问题:

一是产品思路必须锚定现实的用户需求,否则研发成本很难转化为市场竞争力。二是产品方向必须有足够长的纵深,才能让技术研发形成长期积累。换句话说,“长赛道”的重点是“长”。

“影像”是基于这种战略思考的产物:消费者永远都会追求更清晰的画质,更好的体验,更美的风格,这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更大的纵深,是一条足够长的赛道。

虽说在长赛道战略确立前,vivo曾有过xplay侧重影音娱乐、xshot主打专业影像的产品线划分,但这种思路更多是“产品定位”的差别,而非产品体验的差异。

多样化的产品组合可以在市场扩容阶段快速试探市场的边界,但在存量竞争的周期,基于产品构筑的清晰明确的品牌形象,反而对消费群体更有穿透力。这是vivo死磕影像的核心动机。

同时,由于供应链高度成熟,依靠单纯的“定位”很难获得超额的市场回报。这也是早年间各类“游戏手机”无法形成细分市场的重要原因:核心零部件高度通用,难以形成差异化的体验。

在外界看来,长赛道战略指引下的首秀产品其实是2020年的vivo X50系列,vivo首次在产品中应用了微云台防抖技术。不过从最早的Xshot,到如今的X300系列,vivo X系列在移动影像赛道已经探索逾11年。


首次搭载于vivo X50 Pro的微云台防抖技术,实现5轴防抖效果

最新的X300 Pro首发vivo与三星、MTK三方联合定制的行业独家蓝图HPB传感器,带来行业领先的2亿超级长焦,同时首发蓝图与索尼联合定义的LYT-828云台级主摄,长焦与主摄均支持CIPA 5.5专业级防抖。

结合电子柔光箱、风光高像素等算法,集合了vivo过去多年所有的研发成果,也把移动影像的竞争拉到了新高度。

当华为卷土重来,苹果挤爆牙膏,国内市场固化多年的“苹果+Big 5”的市场格局,似乎又有了重新松动的迹象。

第二次整合

2024年,国内手机市场销量同比微增1.5%[1],不仅跑输全球市场4%的增长率,在并不缺少新机型的四季度也掉头向下,同比下滑3.2%。

同时,各个品牌之间的分化迹象,也在过去一年逐渐展露。华为以36%的同比增长领跑市场,小米和vivo同比增长10%和6%,其他主要品牌则不同程度下滑。

到今年Q2,国内大盘再度下滑2%[3]。作为市场风向标的苹果交出了极具性价比的产品,库克中国行意外上演直播带货首秀,都是市场竞争更加残酷激烈的表征。



种种迹象表明,国内手机市场正在开启“第二次整合”,“苹果+Big 5”的市场格局,正在滑向“苹果+Big 3”。

自智能手机诞生起,市场格局的形塑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从2007年iPhone发布到2017年全球手机市场增长放缓,是智能手机作为一个全新的消费电子品类,高速增长的黄金十年。

高科技产业颠覆式技术出现,意味着旧的技术壁垒被打破,市场参与者无论强弱,都被拉回同一条起跑线,开始残酷的整合出清,最终形成少数品牌主导市场的寡头格局。

经历近十年残酷的淘汰与出清,留在市场的玩家从一桌满汉全席变成了两桌斗地主。这个过程中,HTC、爱立信、摩托罗拉这些曾经翻云覆雨的名字,或是销声匿迹,或是泯然众人。

出清整合中留下来的五大中国品牌,都是在线上/线下渠道,多元产品线和技术储备、全球化经营等层面没有短板的六边形战士,彼此市场份额差距不到5%。

稳定的行业格局也带来了从产品形态到公司经营的全方位同质化,想要在固化的格局中更进一步,必须在“差异化”上做足文章。

2017年后,国内手机品牌的竞争实际上转向了两个方向:

一是高端化。按照CounterPoint的口径,虽然手机出货量今年上半年依然难掩颓势,但600美元以上的高端机型上,半年同比增速达到8%,创下历史新高[1]。销量结构的变化代替了市场大盘的增长。

对手机品牌来说,高端化的体现是高端机型在销量中的占比,但隐含的意思是品牌必须有足够出众的技术能力,从而转化为产品体验的差异化。

二是长周期技术的投资。2017年至今近十年,不同品牌在创新战略和组织结构上的不同选择,造就了如今市场格局的结果。尽管方向各异,但底色不外乎对长周期底层技术的押注。

竞争模式的变化推动了市场的“第二次整合”,从市场份额看,华为、小米和vivo已经连续多个季度稳定在国内市场前三,而在全球市场,小米和vivo同样5个季度位居前5。



尽管新格局尚未完全成型,但非常多的迹象表明,手机市场开始呈现“五进三”的趋势,形成华为、小米、vivo三足鼎立的状态。

作为全球顶级的通信公司,华为在高科技领域的家底远非普通的消费电子公司能比拟。从mate70系列开始,华为快速收复了低谷期丢掉的市场份额。小米则通过高强度的研发和跨终端的生态布局,在高端市场收获颇丰。

vivo的表现多少让人意外。一方面,vivo在产品线扩张上表现得极其克制,相比做手机的同行,产品结构精简。另一方面,面对AIoT、新能源车这类跨界机会,vivo似乎也兴致寡淡。

但恰恰是这种专注,推动了vivo稳定的市场地位。

第三种答案

2019年vivo确立的设计、影像、系统、性能四大长赛道,既是为未来的技术研发确定方向,也是给产品与业务划定边界。

经历了市场高速增长期,依然活跃在舞台中央的品牌无论起步方向如何,基本都补齐了研发、渠道、营销等环节的短板。这个语境下,“差异化”的内涵其实从产品延伸到了整个品牌的业务战略。

人们关注的通常是一个企业做了什么,而一个企业之所以成为它,很大程度上源自这个企业没做什么。

无论是华为在集成电路领域的深入开拓、小米基于跨终端生态体系的建设,还是vivo锚定移动影像的产品思路,都是不同企业以自身特点出发,因地制宜的经营决策。

在国内手机品牌中,vivo是极少数公开表态不进入SoC芯片研发的品牌,这看似与自主化的议题相左,却是一个从用户需求导向出发,非常务实的选择。

一方面,vivo业务结构相对简单,也缺少上市公司的融资手段,巨额投资面对的风险更高。另一方面,如果vivo无法提供比供应商和合作伙伴更好的品质,反而会在产品体验没有增加的情况下,让消费者承担无谓的成本。

死磕移动影像,是vivo从消费者的具体痛点和场景出发,在自身能力框架之内,形成的差异化竞争策略。

2020年之前,手机影像的进步恐怕仅次于芯片性能的膨胀,但大多集中在零部件的规格参数。事实上,在“摄影”场景下诸多细分的用户需求,对应着大量技术探索区间。

无论竞争模式如何变化,手机一定不会出现赢家通吃的市场格局。存量竞争的当下,通过对用户需求的感知和对技术的理解形成的品牌价值,反而至关重要。

围绕具体的用户需求,vivo构建了一套成体系的技术研发模式:

基于终端厂商的定位,vivo的研发团队覆盖了从影像认知-算法-硬件-产品整个链条,完成从审美定位到技术实现的闭环。其成果是vivo自研的影像算法和影像芯片。

vivo X300系列中,通过与联发科和Arm的合作,vivo把芯片和算法IP化,“硬化集成”进了联发科天玑9500处理器,为vivo的影像算法开辟了专属硬件通道,从而实现手机毫秒级的精准追焦与响应能力。

无独有偶,X300系列搭载的“蔡司2亿APO超级长焦”,也是vivo“共研创新”的代表作。双方的合作可以追溯到4年前的X60系列,后者搭载了蔡司招牌的T*镀膜和Tessar镜头,以及蔡司联合vivo打造的Biotar人像效果。


今年8月,蔡司与vivo续签全球影像战略合作协议

2023年vivo发布X100系列,首次引入蔡司APO镜头,实现了“拍太阳”功能。一年后的X200系列,又因长焦功能成为“演唱会神器”。

今年的X300 Pro,借助与索尼联合定义的LYT-828云台级主摄,已然将旅拍神器、舞台神器、视频神器化为一体。


X300系列发布会,产品背后的合作伙伴同框

十一年磨一剑,vivo对移动影像的耕耘已经远远超出了单纯的参数和指标,而是不断用技术语言定义真实具体的用户需求。

时至今日,尽管影像依然是各个品牌兵家必争的赛道,但vivo已经和对手拉开了结构性的差距。

消费电子是个参数和体验说话的地方,产品定价会倒逼厂商在底层技术上投资,形成被市场接受的“技术溢价”。达成目的的路径有很多,vivo的成功,恰恰在于他们选择了一条合适并务实的思路:

立足自身对消费者具体需求和场景的理解,并将这种理解转化为技术层面的“定义”,与产业链共同完成技术实现。

依托用户导向,将消费者需求贯穿于产品研发,vivo的创新实践同样在影像之外的领域延展:

从针对听障群体的“vivo听说”服务,到为外卖小哥定制职业模式,再到面向科考人员的无网通信功能,共同勾勒了vivo独特鲜明的品牌气质。

无论街头市井还是技术前沿,“理解用户”都是一门不会过时的必修课。



参考资料

[1]CounterPoint:2024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销量同比增1.5% 华为增36%领跑,CounterPoint

[2]CounterPoint :经历2年低迷后重回增长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增长4%,CounterPoint

[3]2025Q2 中国手机出货量:华为、vivo 均占 18%、OPPO、小米均占 16%,CounterPoint

作者:李墨天

编辑:黄主任

责任编辑:李墨天

封面图片来自ShotDeck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知乎直答,想抢一张AI时代杀手级应用的船票

雪豹财经社 浏览 2460

哈马斯官员:未收到重启加沙停火谈判通知

环球网资讯 浏览 2525

上海海港三场亚冠比赛仅拿1分,进1球丢6球

懂球帝 浏览 13

退休大爷6元在废品收购站买到"军事机密" 立马报警

央视新闻 浏览 2633

拉法口岸大批援助卡车滞留 司机:不止一次被以阻拦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浏览 19

法兰克福左后卫布朗:我们依靠整体防守萨拉赫,而不是我单防

懂球帝 浏览 15

德美合作开发新型火箭炮

参考消息 浏览 2562

13年来A股最大IPO,之前IPO被终止,今年可以顺利上市?值得关注

资本百科 浏览 2723

这个十一假期,打败酒店行业的是帐篷?

BT财经 浏览 40

iQOO 15 / Neo11 手机全版本标配 2K 屏,自带 AR 增透消反保护膜

IT之家 浏览 31

李开复,在成都投了一家“0卡糖”

投中网 浏览 49

伊姐周日热推:电视剧《孤战迷城》;动画《伞少女》......

伊周潮流 浏览 2543

冬天不管是羽绒服还是大衣,推荐过膝款!

静儿时尚达人 浏览 2729

田中碧:日本球员水平在提升,想知道与巴西的差距就得比一场

懂球帝 浏览 35

早春放弃穿一身黑吧!建议穿这些“显白色”,奔四奔五都爱了

静儿时尚达人 浏览 2769

卫龙"缺斤短两"?消费者称遭背刺 创始人身价缩水超百亿

雷达财经 浏览 2515

AI,人类历史上最后一次科技革命?你准备好“上桌”了吗

北京商报 浏览 26

曝曼联3800万求购铁腰,没达到大巴黎标价!法国中卫明确拒绝曼联

罗米的曼联博客 浏览 2509

中超股份募资额超资产总额,大额分红再补流,环评数据不一

权衡财经 浏览 2529

突发!曝小鹏汽车重大转变!

电动知家 浏览 21447

成龙满嘴谎话?却被兄弟公开指责吝啬人品差?

小娱乐悠悠 浏览 26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20-2024,版权所有 xingchentong.com
沪ICP备20017958号-8